2015中国茶品牌年度大奖“金芽奖·陆羽奖”香港揭晓

大会嘉宾相聚香港合影留念
福建茶叶网9月8日讯:享有茶界品牌“奥斯卡”之称的第八届“金芽奖·陆羽奖”中国茶品牌与国际杰出贡献茶人颁奖典礼于8月14日在香港国际茶展期间举行的第九届香港“论道·中华茶文化与品牌”高峰论坛上隆重揭晓。
来自广东海利集团“金灶”茶具品牌、湖南茶业集团“臻溪”品牌、四川川茶集团“天府龙芽”品牌、贵州“仙源红”品牌、云南“德凤”品牌及香港“乐茶轩”、“荣源号”、“国茗轩”品牌等19家国内外知名茶企及15名国际杰出茶人等荣获本届“金芽奖·陆羽奖”年度大奖桂冠。
据悉,历经八届的“金芽奖•陆羽奖”是中国茶行业里唯一参照“国际品牌标准-IBS10000”、“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系统”为评选依据的品牌培育与推选活动,每届特邀著名茶界专家、品牌营销专家、资深媒体人及联合国家相关茶叶质检中心等机构组成权威评审团。是目前业界最具标准化、持续化与权威性的茶企品牌培育与系统推广工程。
“金芽奖”旨在树立与推广“中国名茶”向“中国品牌”的转变,让品牌引领茶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促使更多的中国本土茶品牌参与国际茶业市场的竞争。八年来,该项活动对中国茶行业近5000家知名茶企业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培育和筛选工作。
出席本届颁奖大会的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杨孙西指出,日益提高的国外标准阻碍国茶出口,使那些以出口为主的茶商遭遇更大的挑战。近几年来,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不断提高茶叶检测标准,中国茶企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比如欧盟把茶叶中的农药硫丹残留的检测标准一下子提高了3000倍,对茶叶的检测由原来的100多项增加到200多项,而日本对茶叶农残限制也有明显变化,将设限农药残留由83种增加到144种。另外,随着中国人工、材料成本的增加,中国出口的茶叶已没有价格优势,中国茶叶的出口份额逐渐被其他国家挤占。这使不少靠出口营生的茶店茶商日子越发难过。
国家品牌专家、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张世贤教授指出,在当今“互联网+”与“营销3.0时代”,茶企业必须改变以往的传统营销策略,无论是品牌建设还是创新商业模式,或是消费价值观,都必须与消费者建立同感和共鸣,通过主动走出去及承担社会责任并积极面对全球化和地域化的张力,以优质的茶产品和创新思路与创新服务进入新兴国际市场。
张教授强调说,中国品牌何时能被世界接收,有三个关键因素,一是国家实力,二是创新人才,三是汉语的语言优势和中国茶文化的普及。
面对全球网络化和品牌化消费的大趋势,茶企业品牌之间的竞争格局正在逐步形成。随着新一届政府大力发展市场化经济的政策不断出台,茶企之间的市场需求反应力以及外部因素中的真实性和透明度,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就逐渐凸显出来。上万家茶企开始接受市场的严峻考验,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很快将品牌之间的差异拉大。茶行业内经过多年洗牌,标杆品牌企业已初见端倪。
因此,传统的茶企业亟待树立更具前瞻性的品牌愿景和发展目标,从单纯的生产产品,开始走向多元产品、网络营销、体验销售、个性化订制及线上线下互动等更符合当代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多元概念。
在本届颁奖大会上,来自海内外的19家茶企业和15名国际杰出贡献茶人分别荣获年度大奖“金芽奖·陆羽奖”荣誉称号。
香港茶界知名人士,曾获得香港政府颁发大紫荆勋章的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杨孙西会长荣膺本届年度大奖“陆羽奖”中华茶文化特别贡献奖,可喜可贺!
张国良会长为荣获“中国茶行业特别贡献奖”人物颁奖:邵宛芳、叶荣枝、陈骏平
中国茶叶学会原理事长、著名茶学专家程启坤教授则荣获“陆羽奖”中国茶行业终身成就奖。而本届“中国茶行业特别贡献奖”获得者分别是:香港乐茶轩茶行叶荣枝、广东海利集团董事长陈骏平,云南农大普洱茶学院原院长邵宛芳。
上榜第八届国际十大杰出贡献茶人名单是:吕礼臻(台湾)、王曼源(香港)、罗庆江(澳门)、陈国义(香港)、吴浩人(湖南)、盛 军(云南)、李朝贵(四川)、 刘建军(湖北)、梁骏德(福建)、 陈升河(云南)。
大会表彰他们为弘扬中华茶文化与推动中国茶企业创新发展与品牌的建设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同时,金芽奖组委会还在本届香港大会上权威发布了第三次《中国茶行业品牌榜单》,香港数家主流媒体大篇幅报道了此次首届在港举行的中国茶界品牌盛会,并对大会的成功召开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也是“金芽奖”首次引领中国茶品牌迈向国际舞台的战略开端!(奕霏)
○更多有趣有料的文章,请关注福建茶叶网微信(fjtea520、fjtea100)和福建茶叶网微博(@福建茶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