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老漳州茶味道

发布时间:2019-04-08 23:49:17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福建茶叶网 

  “来呷茶!”这一声闽南腔音,是漳州人最熟悉的相邀。

    春日天朗气清,漳州人围坐一块儿,烧水、择茶、沏泡、分杯、品饮,每一个步骤都是十数年的习惯,井井有条。聊天的话音未落下,一杯清茶已端到了眼前,叩手致谢,举杯入喉,每一步茶礼都带着深厚的茶韵茶意。

    说起茶,老漳州人第一个想起的便是漳州茶厂。“从我记事起,漳州茶厂就是漳州人的骄傲。纸质包装,一大包,每次喝茶就用茶器装一部分出来。到现在还记得老漳州茶的味道。”今年已近不惑之年的陈劲松回忆起往事,对漳州茶厂有着深厚的感情,“那时我们村还有很多阿姨在茶厂做事情,可惜后来茶厂就不行了。有时要特意去找,才能买到漳州茶厂的茶叶”。如今都喝着独立小包装的茶,但回忆起当初纸质包装,饼状茶砖的老漳州茶依然能想起那喉底里的茶味。

    “2000年,由于受体制和市场的影响,漳州茶厂基本处于半停产状态中,可以说是非常艰难的时期。但现在,漳州茶厂已经开始重新经营投产了。”漳州茶厂厂长林燕腾说起茶厂故事,有着不一样的感情。为了打响老品牌,重振茶厂,林燕腾从接手茶厂开始,在漳州市供销社的支持下,重新投产,推销老漳州茶,开发新品种,革新制茶技艺,申报非遗,重拾老漳州茶味道。


5a2be01e0f8d715b189d8cbd81a3886d.jpg

    “流香色种一枝春,乘风飞马大前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民谚里,流香、色种、一枝春三种茶都出自漳州茶厂。然而,时光流逝,茶厂不振,多个品种的茶逐渐停产。“要重振茶厂,就要先让漳州人想起漳州茶的味道。茶虽停产,但制茶的技艺却一直没丢。”林燕腾庆幸制茶技艺得到了传承。

    恢复生产宝国茶等已停产多年的老品牌产品,采用漳州茶厂纸质老包装,并开发“红流香”“肉桂”“金观音”等11个花色品种投放市场。很快,这些茶的恢复生产,受到了漳州市民的欢迎。2018年,在世界茶联合会第十二届国际名茶评比中,红牡丹、特级白芽奇兰、特级黄旦、流香、一枝春均荣获金奖。

    要在市场上重新立稳脚跟,还要创新。漳州茶厂充分发挥老国企的技术、人才、专业的优势,在制茶技术上进行革新。坚守“流香、色种、一枝春”三大产品的同时,尝试对漳州“三泡茶”采用新工艺,制作黑茶工艺的八仙茶、白芽奇兰、铁观音,并通过新的技术以解决漳州茶品种的缺陷。

    由于漳州茶厂基地质量好,传统加工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制茶技艺精湛,如今也逐渐恢复出口日本,以及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漳州传统乌龙茶的制茶技艺,漳州茶厂对“漳州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林燕腾通过茶史档案,将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追溯至百年以上的清朝同治年间,同时通过漳州市供销社下拨资金,改造车间,建成了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非遗展示馆。

    2019年2月,该技艺入选第六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漳州茶厂能够从停产到现在,每年产量以50%的速度递增。”林燕腾说,接下来茶厂还将争取更多的支持,规划建设新厂房,以及茶文化园。通过茶品种恢复投产,茶叶技术革新,以及非遗项目申报,漳州茶厂重新焕发生机。(福建日报 王亚男)



版权及免责: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感谢原作者提供素材,如有素材请联系邮箱:info@fjtea.cn。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